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湘大首页

风雨中铸就卫士忠诚

发布时间:2012-08-11  点击数:  文章来源:监察处、纪委办

——浙江纪检监察干部决战“海葵”纪实
记者 周 潇 颜新文

  机场航班全部取消!沿海客运全部停航!高速道路被迫关闭!——紧随9号台风“苏拉”和10号台风“达维”之后,今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正面袭击浙江,8月8日凌晨3时20分,“海葵”在象山登陆时,中心风力高达15级,一日之内,连续横扫甬、绍、杭、湖,带来强风、暴雨、大潮,给浙江省造成了重大损失。
  
  风情雨情灾情,紧紧牵动着省领导的心。8月8日6时、19时,省委书记赵洪祝两次来到省防汛指挥部,亲临现场指挥,“关键时刻绝不松懈,誓夺抗台风斗争胜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省长夏宝龙8月6日及时召开防御台风视频会议,他强调:“群众安全重于泰山,防御台风一定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泽民在台风入境的第一时间致电各受灾市纪委领导,指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在重要关头坚守岗位,全力以赴,认真履职,勇打硬仗,直至防灾救灾取得最后胜利。
  
  尽管“海葵”来势凶猛,但浙江上下众志成城,勇战台风。在这场战役中,全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始终奋战在防灾救灾一线,共同谱写出一曲防台风抗灾害的壮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
  
  【上篇】保平安见监督力量
  
  台风袭来前夕,浙江省纪委提前下发了紧急通知,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投入抗击台风行动做出安排。8月7日再次对迎战超强台风作出部署。8月8日一上班,浙江省纪委常委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应急保障方案,落实各项监督检查措施。会上当场作出决定,由委厅领导分头带队,赶赴受灾严重地区,对救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杭州、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各市纪委紧急作出部署,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抗击台风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杭州市纪委采取上门检查和电话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值班制度、应急预案及防灾救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宁波市纪委派出督查组对领导靠前指挥、干部在岗履职、群众转移安置等情况开展“地毯式”突击检查。舟山、台州市纪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赶赴救灾任务重的地区和部门,对渔船进港避风、人员转移安置、城市广告牌防风、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等情况开展督查。绍兴市、县、乡三级纪委联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温州市纪委11个督查组分赴11个县(市、区)、26个乡镇(街道)、6个责任部门、7个地质灾害点、4个水库和3处沿海堤塘实地督查……
  
  省纪委、监察厅各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驻在部门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省公路系统调集应急抢险设备1347台(套),组建应急保障队伍237支,应急保障人员1.1万余人,应对台风对公路网络的影响。省卫生系统组建应急医疗队伍732支、医疗人员8370人,并做好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浙江移动公司调集保障人员9578人,组建抢修队伍393支,免费向全省发送应急预警短信累计1871万条。
  
  抗击台风工作开展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服务保障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在象山、三门、奉化、温岭、玉环、普陀等受灾严重市县,纪检监察机关重点加强对落实防灾救灾工作责任制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城镇防洪排涝等措施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防灾救灾资金和物资准备、调拨、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临海市纪委组建8个监督检查组深入一线,对19个镇街干部到岗到位情况、40个部门领导履职尽责、靠前指挥等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温岭市纪委通过现场督查、电话抽查、媒体督评等“三类督查”, 确保各级各部门防汛抗灾工作落到实处。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纪工委严明工作纪律,确保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景区安全度过台风袭击。
  
  【下篇】战台风显卫士真情
  
  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一线,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为防汛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同时,他们还积极投身当地防汛救灾一线,帮助协调解决部门、乡镇(街道)在抗洪人力调配、抢险设备保障、救灾物资供应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镜头一:嵊泗
  QQ视频部署抗灾
  

  太平洋海面上,“海葵”一点点向浙江逼近。
  
  8月6日下午,在外出差的嵊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南宙召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通过QQ视频,他在第一时间对抗击台风工作做出部署,要求县纪委重点加强对防灾救灾各项部署的落实情况、防灾救灾责任制落实情况、防灾救灾资金和物资调拨分配使用情况、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查处防灾救灾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推诿搪塞、以权谋私等8种违纪行为,确保各项救灾任务落到实处。在这个特殊时刻的特殊会议上,全县纪检监察机关20余名干部主动请缨,全部深入到社区和乡镇、村庄,对辖区内的防灾救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全县38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第一时间组成抗击台风小分队,对各地居民危房、建筑脚手架、沿街路灯广告牌、沿海公路山崖、水库海塘等隐患重点进行拉网式全面检查,排除隐患;对本村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情况、防灾救灾物资的准备等情况进行监督,成了各乡镇纪委的左膀右臂,协助完成了84户危房户267人和1200余艘渔船的安全转移。
  
  镜头二:路桥
  “别怕,我们来了”

  
  风大,雨骤。“快来救救我们,雨太大,我们被困住了!”焦急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让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纪委书记林通心头一紧。电话中的人称,他和同乡被台风困在金清垃圾场。令林通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匆匆赶到时,那里却空无一人。原来被困人员都是外地农民工,由于不熟悉当地情况,误把位于别处的垃圾发电站当成了金清垃圾场,而这个垃圾发电站并不属于金清管辖范围,林通对于那里的路况也不熟悉。雨越下越大,林通二话不说立刻决定继续救援。“群众生命重于泰山,不管在不在管辖区域内,我们都要管!”
  
  “别怕,我们来了!”林通和同事一边开车一边问路,暴雨将他们淋得透湿。历经一个半小时的艰难行程,终于找到了被困的8名群众,其中包括一名仅有几个月大的婴儿!此时此刻,救援者和被救者的情绪都沸腾了,泪水夹着雨水,打湿了人们的眼眶。
  
  镜头三:宁海
  “妈妈,赶紧回家吧”

  
  宁海县岔路镇纪委副书记邬海燕和丈夫都在乡镇工作,面对这次强台风,夫妻俩连续加班,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回家了,八岁的女儿只能托付给年迈的祖父母照管。接到台风“海葵”即将登陆的信息后,她与村干部一次次上门动员,转移湖头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危房户30多人。
  
  8月7日晚上,正当邬海燕顶着狂风暴雨,打着手电,一脚深、一脚浅再次来到湖头村的低洼地区检查时,突然发现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以为自家房子牢固偷偷地回家了。邬海燕赶紧和同事们一起进行耐心的劝说,再次把老人送到村委会办公室。正在这时,女儿打来了电话:“妈妈,外面风这么大,我怕,你赶紧回家吧!”邬海燕在电话里安慰了女儿几句,放下电话,又急急忙忙地出门,检查早先安置的警戒线有没有被风雨刮倒……
  
  镜头四:定海
  “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

  
  “‘海葵’逼近,一定要保证山上乡亲们的安全!”“重灾区还是得转移,一个也不能落下!”8月7日,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使舟山市定海区马岙镇随时会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险情。撤船、撤人、撤库容,刻不容缓!
  
  天色晦暗,狂风夹着大雨狠狠地打在人身上。马岙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乐科军为帮助群众转移已连续工作了一整天,当他来到住在山上的老林家时,转移工作再次碰到困难。老林夫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不愿离开居住点。但老林家房子建在山坡上,随时会有危险。乐科军一边苦口婆心地安抚老人,一边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老人身上,背起老人转移到安全避灾点。
  
  “帮助群众安全转移,我们努力做到不厌其烦、不漏一处、不留死角,对一时工作做不通的,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乐科军说,台风无情人有情,宁可委屈自己,也不能让群众冒险。
  
  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场涉及百余万群众的大转移在浙江有序开展,党员干部耐心、细致地转移群众,避灾点里时而传来“我和你在一起”的甜美歌声。
  
  狂风暴雨、浊浪滔天,面对汹汹而来的“海葵”,浙江省各地各部门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截至8月9日8时,全省已安全转移民众163万余人,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由三级提升为二级;全省7000多所避灾所已启用4000多所,人员失踪和死亡人数皆为零;累计9960余艘船舶停航进港避风,太湖水域352艘船舶进港避风;全省1016项在建省重点工程没有人员伤亡事故,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Baidu
sogou